萬興國小-六年級「藝」起飛翔 畢業美展剪綵隆重開展 展現美感教育成果

臺北市文山區萬興國民小學新聞稿 請轉交文教記者

單     位:臺北市文山區萬興國民小學 

地     址:臺北市文山區秀明路二段114號 

業務及新聞聯絡:教務主任 詹明霞(O2)29381721#110

傳真號碼:02-29397813

【發稿日期:114年6月13日】

【主題:六年級「藝」起飛翔 畢業美展剪綵隆重開展 展現美感教育成果】

【臺北報導】萬興國小舉行六年級畢業美展剪綵。本次展覽由林資傑老師規畫指導,6個班級共153名學生參與,在技法與媒材運用具有廣度,亦呈現學生跨領域之人文情懷,為培育公民美感素養奠定基礎。

/001/Upload/342/relpic/10162/9425624/6d506c2a-7804-4a28-9bc4-690b6e3531cb.jpg

 萬興國小深耕美感教育,透過跨域課程,提升學生美感素養與藝術涵養。課程內容包含中西名畫、西式宗教建築、西式教堂玻璃窗設計、凹凸版畫創作、素描透視技法以及主題為「奇幻生物」的捏塑課程等。畢業美展的最大特色,是每位學生皆有完整作品參展,展現學生的學習成果。從學生的分享中,可看出孩子們的藝術欣賞及創作熱情。不論是線條運用、構圖規劃,媒材使用或是對主題的創作,展現學生敏銳的觀察力和學習力。

 在西式宗教建築與玻璃窗設計的學習過程中,學生認識到宗教建築的結構特徵與宗教意涵。透過創作與拼貼等技法,創作幾何圖形的教堂玻璃窗圖樣,使作品近似實體教堂彩繪窗的光影折射效果,兼具視覺美感與文化寓意。學生江厚毅表示,我的作品是《皮卡丘》,模仿西式教堂的玻璃窗,可以結合自己喜歡的主題,創作出獨一無二的作品。

 畢業美展中,水彩技法為學生最常使用且發揮創意的重要媒材之一。阮玉梅同學分享《等待的煎熬》的作品,提到創作發想時表示,上廁所有時也很類似沉思的表情,作品裡都是名畫裡面的人物。尤其是人物的表情,表現栩栩如生的觀察力,將日常動作如「上廁所」與藝術史上的經典雕像《沉思者》做結合,是學生將「藝術」與「生活」自然交織的展現,以創意思維回應生活場景,並賦予新的意義。

 捏塑課程以「奇幻生物」為主題,學生透過黏土媒材自由創作,林老師鼓勵學生透過想像與觀察,將虛構或真實世界中的動物重新詮釋構思,從神話傳說、自然動植物,乃至個人的想像,皆可為創作主題。學生呂沛瑾介紹自己的作品是《青蛙和獨角獸》合體的捏塑作品,這隻青蛙頭上有一隻角,就是世界上沒有出現過的東西。捏塑不僅展現學生的美術技巧,更展現學生在藝術教育的思考力與創造力。

 萬興國小蕭建嘉校長表示,美感教育就是讓藝術走進生活,畢業美展的精彩成果,不僅止於技法表現或作品呈現,而是引導孩子從觀察中學習,從生活中提取靈感,並透過創作表達個人感受與世界連結的能力。

  • 新聞稿1140613萬興國小-六年級「藝」起飛翔 畢業美展剪綵隆重開展 展現美感教育成果.pdf
  • 校長為畢業美展剪綵
  • 阮玉梅同學分享《等待的煎熬》的作品
  • 等待的煎熬
  • 名畫仿作《海洋的天空》
  • 名畫新解
  • 學生呂沛瑾介紹自己的作品是《青蛙和獨角獸》合體的捏塑作品
  • 學生江厚毅的作品是《皮卡丘》,模仿西式教堂的玻璃窗
Posted on

北市警交大攜手警廣做公益 提升民眾大型車風險意識

臺北市政府警察局交通警察大隊於114年6月13日(星期五)前進警察廣播電臺,參與「警廣領頭行 愛心齊步走」公益活動。本次活動亦融入交通安全宣導,提醒用路人提高警覺,避開大型車輛內輪差與視野死角,強化自我防護意識。
為豐富活動內容並吸引民眾參與響應,交通警察大隊特別設計一系列關卡推廣交通知識,透過事故防制影片播放、有獎問答、精美宣導品發送及警察大頭寶寶拍照打卡等方式,與現場民眾熱情互動。結合實際案例解說,協助民眾深入了解大型車輛內輪差與視覺死角風險認知,期盼從日常中提升正確交通觀念,降低事故風險。
臺北市政府警察局交通警察大隊呼籲,行人與騎士為避免進入大型車輛視野死角,勿於車前、車後、車側長時間停留或併行,並隨時提高警覺,穿越馬路時應多注意車輛動向,確認安全再通行;大型車輛駕駛人應遵守號誌與標線,行經路口時放慢車速、轉彎前多次查看周邊情況,並善用輔助鏡頭與警示裝置,避免因視野死角釀成事故,共同營造安全交通環境。
  • 新聞稿照片1
  • 新聞稿照片2
Posted on

有關媒體報導文化局同意內政部國土署拆除歷史建築,文化局嚴正駁斥並非事實

有關媒體報導本局同意內政部國土署拆除中山女中南側之建物,據查均非文化資產,內文針對本局及文資委員之不實陳述及臆測,文化局嚴正駁斥並非事實。

 

文化局說明,該拆除範圍內並無本市登錄之歷史建築,本局亦非拆除執照核發之主管機關,無相關職權核發拆除執照予國土署辦理拆除作業。另報導所揭之拆除工程範圍本局已於109年依文資法辦理2次文化資產價值評估會勘,並於109年11月11日、12月8日函發會議紀錄予各建物所有權人,會勘結論皆不具文化資產價值潛力,且不予列冊追蹤。

 

為避免影響拆除工程周邊文化資產,國家住宅及都市更新中心依法於112年6月提送該拆除工程涉及文化資產保存法第34條暨文化資產監測保護計畫,經本局112年7月辦理審查,審查結果「無涉及破壞歷史建築之完整、遮蓋其外貌、阻塞其觀覽通道之虞」。該中心後續函請各歷史建築管理單位協商監測保護儀器之裝設,但臺鐵職福會於112年8月表示不同意裝設監測儀器於該會所有之歷史建築上,故國家住宅及都市更新中心據此修正計畫內容有關儀器裝設位置,後續並經本府第175次文資審議會同意備查。相關過程皆依法定程序辦理。至於報導所提目前拆除之非文資建物產權是否屬於臺鐵職福會,雙方應自行釐清。

 

有關本案拆除範圍外之文化資產土地產權爭議,國土署及臺鐵職福會應自行協商,不應因產權爭議影響範圍內文化資產保存。因雙方遲未取得共識,文化局為避免文資修復及再利用計畫進度延宕,已告知歷史建築各所有權單位:若無法整合提出全區修復及再利用計畫,應就擁有房舍數量各自辦理修復及再利用計畫。本局後續並分別收到國土署、臺鐵及臺鐵職福會提送之計畫,並且皆已依法召開審查會議。

 

針對臺鐵職福會之歷史建築狀況不佳遭本局裁罰部分,係108年起本局邀集文資委員與各管理單位辦理十餘次會勘,輔導各管理單位改善管理維護狀況。惟當時臺鐵職福會長期放任雜物垃圾堆滿建物、植生入侵及建物持續破損,文化局多次勸導並予兩次改善寬限期與召開兩次裁罰諮詢會議討論後才採取裁罰手段,臺鐵職福會亦於裁罰後進行相關環境清理作業,本案目前仍於訴訟程序中。

 

有關報導表示文化局要求臺鐵職福會先說服國土署點頭才能修繕歷史建築及所謂施壓建築師之事,皆為無根據之臆測。本案歷史建築坐落房地因非單一產權,文化部曾函釋「古蹟、歷史建築或紀念建築倘非單一產權,為利文資保存事項推動,得由部分所有人、使用人或管理人依據文資法第24條提出整體修復及再利用計畫,主管機關於收訖計畫後,得依法辦理審查核定作業。計畫審核通過後,倘於落實執行計畫而涉有建物實質處分時,仍須遵循民法、土地法等規定。」故未來進行「實質處分」時,因涉及國有不動產相關法規,故有部分委員針對後續修復及再利用提出提醒。本案修復及再利用計畫之執行本局亦已提供其他文資計畫執行單位名單供臺鐵職福會參考。

 

文化局強調,本案歷史建築修復及再利用計畫,本局仍請臺鐵職福會後續儘速提送修正版計畫,以利推進歷史建築修復及再利用之執行,維護本市文化資產。針對報導內容提及本局及文資委員施壓介入臺鐵職福會及承攬建築師之履約執行情形,均為臆測及不實指控,本局於此提出嚴正澄清。

Posted on

2025臺北FUN暑假 環教之旅再出發 穿越城市綠角落 探索淨零新生活

承辦單位:綜合企劃科

發稿日期:114年6月13日

聯 絡 人:洪明宏科長

聯絡電話:0914-059-053

暑假即將到來,臺北市環保局「臺北FUN暑假 環教之旅」再出發,自114年7月1日起,串聯北市環境教育設施場所,推出17場次親子環境教育系列活動,邀請大小朋友走入城市綠角落,藉由體驗活動,認識淨零新篇章,一起在生活中實踐淨零新生活。

「臺北FUN暑假 環教之旅」平日或假日都有安排場次,即日起開放報名,名額有限,歡迎對環境教育有興趣的大朋友、小朋友踴躍參加! 8月場次將於7月18日中午12點開放線上報名,千萬別錯過! 

只要全程參與課程並完成集章任務(包含活動場次設施章及環保局章),即可獲得1點;累積3點即可成為「淨零綠達人」,環保局將公開表揚,還可獲得精美禮品。

環保局表示,臺北市已於114年1月22日正式施行《臺北市淨零排放自治條例》,並同步推動「淨零新生活計畫」,從生活環境營造及淨零生活方式推廣雙軌並進,引導政府機關、學校、企業與市民攜手走向低碳永續的生活方式。這次環教之旅活動搭配北市環境教育場域獨特體驗外,也對應臺北市淨零排放管理自治條例的8大核心項目,例如例如「節能」-台北101為全球知名的綠建築指標,不僅獲得LEED(能源與環境先導設計)和WELL(健康建築標準)雙白金認證,更在節能、減碳方面有卓越成效。「永續」-國家生技研究園區以淺山生態系探索與介紹,親身體驗生態保育與開發之間的平衡。「減廢」-客家文化主題公園透過割禾體驗以及製作稻草娃娃,瞭解減廢的具體實踐。「增匯」-關渡自然公園透過濕地環境與水生植物的介紹,瞭解保護濕地的重要性。

此外,延續去年參與者寫下「給未來自己的明信片」,記錄學習心得及可採行的淨零行動。今年6月,這些承載綠色承諾的明信片已寄回學員手中,喚醒回憶的同時,也提醒大家:開始準備更進一步踏出邁向淨零的腳步了。

更多資訊請上「臺北市無圍牆環境教育博物館網站」查詢,歡迎市民朋友踴躍參與,共同響應淨零新生活!相關問題亦可電洽02-7704-5127許先生或02-2720-8889分機1778陳先生詢問。

  • 臺北FUN暑假 環教之旅-A4
Posted on

看見生命的力量,北市5學子獲總統教育獎,逆境飛揚感動人心

臺北市政府教育局新聞稿     請轉交文教記者
業務單位:臺北市政府教育局國小教育科 林侑融科長 2720-8889轉6374

                  臺北市政府教育局中等教育科 黃喬偉科長 2720-8889轉6359

                  臺北市政府教育局特殊教育科 李素禎科長 2720-8889轉6341

新聞聯絡:臺北市政府教育局秘書室        余品瑩督學 0930-936-532

【發稿日期:114年6月13日】

主題:看見生命的力量,北市5學子獲總統教育獎,逆境飛揚感動人心】

【臺北報導】臺北市今(114)年有5位學子榮獲「總統教育獎」殊榮,他們憑藉著堅毅不拔的意志及樂觀向學的精神,各自綻放光芒並深獲社會各界肯定。他們的故事是激勵人心的典範,更展現生命無限的可能。

/001/Upload/342/relpic/10162/9425487/67ff4fa0-f76b-4068-91e0-683c0ce7fe8b.jpg

修德國小羅弘輔-挑戰極限的疊杯人生

 修德國小羅弘輔同學因先天罕見疾病藥物治療,導致身形、體能受限,憑藉著認真向學、勇於挑戰的毅力,投入疊杯競技學習,在各項比賽活動屢創佳績,終以國手身份參加亞洲錦標賽為國爭光,他樂觀進取、和睦待人的態度,突破生活與身心障礙的挑戰,令人動容。

士林國中何亭維-拳擊少女的堅毅之路

 士林國中何亭維同學原本受限於視力及注意力不易集中,為了改善體能與健康而接觸拳擊,卻從中找到了屬於自己的節奏,不僅學會控制情緒與專注,也多次獲得拳擊錦標賽第一名,她以小小的身軀,在賽場上展現了無比堅毅的精神,從體弱到成為國手,面對挑戰堅持不低頭,期許能夠持續用自己的故事照亮世界。

內湖國中吳承翰-以畫筆連結世界為地球發聲

 內湖國中吳承翰同學從小因為溝通表達上的困難,不懂如何跟同學互動,直到老師發現他喜歡畫畫,在媽媽的陪伴下開始了創作的旅程,並參加世界各地的比賽獲得優秀成績,讓他不再覺得自己是「有問題的小孩」,未來希望透過畫筆發聲,讓大家一起關心動物,愛護地球環境。

啟明學校吳俊佑-超越障礙的運動典範

 啟明學校吳俊佑同學為因視網膜黃斑部病變而造成視力重度損傷的視障者,卻能突破視障限制,積極自我拓展,全心全力投入運動、音樂與公共事務,在賽事期間因其態度及精神值得嘉許,獲國際學校體育總會(ISF)「運動精神獎」,成為我國第一位獲此殊榮的選手。

成功高中蔡秉澄-跨越身體限制的樂學者

 成功高中蔡秉澄同學自幼即須仰賴輪椅行動,卻從不視身體限制為阻礙,主動參與多元活動,求學期間不只展現高度學習自主性,成功考取無線電操作證照,更擁有良好的人際互動與合作精神,是品格、能力與勇氣兼具的優秀學生。

 每一位榮獲總統教育獎的同學,在成長過程中身處逆境卻不畏艱難,勇敢逐夢,終獲2025總統教育獎最高榮譽之殊榮,成為大家的學習典範,也讓各界看見生命堅持的力量,點亮未來新希望。

 

  • 教育局新聞稿1140613看見生命的力量,北市5學子獲總統教育獎,逆境飛揚感動人心.pdf
  • 修德國小羅弘輔
  • 士林國中何亭維(右1)
  • 內湖國中吳承翰
  • 啟明學校吳俊佑
  • 成功高中蔡秉澄
Posted on

暖警解圍/民眾車輛拋錨路中,員警揮汗推車助解圍

大同分局民族路派出所員警於日前擔服巡邏勤務時,發現路上有一輛汽車拋錨,便主動上前協助民眾推車至路旁。

巡邏時發現一輛自小客車停在車道上,閃著雙黃燈一動也不動,疑似拋錨需要協助,員警見狀隨即上前關心,因該車拋錨處所正好位於接近路口交界轉彎處,擔心造成交通壅塞與安全疑慮,便立即將該拋錨車推放至安全處所等候拖吊業者前來。民眾對於警方在大太陽下揮汗幫忙推車的熱心舉動表示相當感謝,直呼有警察真好。

大同分局提醒:各位用路人若遇到車況不佳拋錨或交通意外事故應先開啟警示燈或擺放車輛故障警示標誌,以維護自身及其他用路人安全,並記得隨時檢查車輛狀況,以免出門在外時車輛拋錨。

  • 圖說:員警協助排除故障車輛
Posted on

中正區公所114年度基層藝文活動-2025 歷史復活節 「衣定浪漫.蓮花君」單身聯誼活動 配對率達五成五

本次單身聯誼活動與本所2025歷史復活節~中正.時空旅行系列活動結合,與國立歷史博物館、國立臺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臺北當代工藝設計分館、國立藝術教育館及國立教育廣播電臺等單位,共同舉辦蓮花季單身聯誼活動,本次促成11對單身男女互表心意,配對率達五成五,共同創造幸福浪漫時刻。

此次活動以蓮花季為主題,參與的單身男女特別穿上充滿浪漫花朵元素的服飾,透過豐富多元的活動內容,讓參加者在夏日荷花盛開的粉色浪漫中,感受中正區獨特的地方文化,創造更多交流與互動的機會。

活動地點選在國立臺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臺北當代工藝設計分館辦理,活動中特別安排「我們結婚吧!」主題式文物導覽,參加者可在國立歷史博物館中,探索婚禮文化的歷史演變,體驗古典與現代交錯的浪漫氛圍。而藝教館的卡牌尋古蹟場景集章任務,讓參與者在遊戲中認識古蹟,趣味十足的互動設計,促進彼此間的交流與合作。在臺北當代工藝設計分館,參加者親手體驗荷花絹印手作,感受傳統工藝的溫度。荷花圖案在布料上逐漸成形,不僅展現出工藝的細膩之美,也象徵著人際交流中的和諧與共鳴,並品嘗荷悅餐廳之特色荷花套餐下午茶,透過輕鬆的用餐時光,彼此分享生活經驗與活動感受,增進互動情感。此外,國立教育廣播電臺還特別準備了「愛的宣言」浪漫告白環節,參加者可透過廣播,勇敢說出心意,營造出宛如偶像劇般的感動場景。聲音穿越花海,牽動人心,為活動增添一抹浪漫色彩。

透過本次蓮花季單身聯誼活動,不僅讓參加者深入體驗地方文化與傳統工藝,更提供了一個自然且充滿文化氣息的交流平台。期盼參與的單身男女能在荷花綻放的季節裡,敞開心胸,自然互動,從陌生到熟悉,甚至牽起彼此的手,開啟一段美麗的緣分,希冀參與聯誼之男女敞開心胸自然互動,從陌生進而熟悉彼此、互相認識,同時倡導樂婚、願生、能養理念,期待藉此機會提升參加者婚育可能性。

本所政風室當天亦將設置「幸福綿綿‧心動廉廉」廉政宣導攤位,規劃「廉中你心」及「愛的廉線」關卡,製作廉政飛鏢盤及設計廉政專線連連看,藉由闖關活動鼓勵民眾參與遊戲,透過復刻古早味的射飛鏢互動猜謎,及沉勁浸式的手作拼接遊戲,深化民眾的廉能認知,並將廉潔觀念落實於日常生活中。

本次單身聯誼活動於114年6月7日(星期六) 於國立臺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臺北當代工藝設計分館辦理,參加者為年滿25歲(含)以上,設籍、居住、工作或就學於臺北市之單身男、女,該場次成功配對11對,配對率高達55%,成功配對者,除了有國立藝術教育館及國立教育廣播電臺贈送之配對禮品,還有國立教育廣播電臺及本所特別加碼於同場聯誼相識並結婚者,提供精緻小禮品的活動唷~

Posted on

捷運信義線東延段施工進度逾85% 機電系統安裝精采畫面搶先看

被稱為史上最具挑戰性的捷運工程之一的信義線東延段,目前整體工程進度已達到85%。在臺北市捷運局施工團隊的努力下,除了廣慈/奉天宮站的車站區、橫渡區結構已完成進入建築裝修階段外,機電系統也已陸續進場安裝,全力朝向今年底完工目標邁進。

臺北市捷運局表示,正如火如荼趕工中的信義線東延段,完工通車後由廣慈/奉天宮站搭乘捷運淡水信義線可直達淡水,將縮短民眾到信義行政中心洽公及至沿線旅遊的時間。

臺北市捷運局進一步表示,目前信義線東延段的機電系統已陸續進場安裝。為提供關心本段工程的民眾施工現況,捷運局這次特別安排負責本標機電系統工程的張育嘉主任錄製影片,讓大家可以一覽平常無法在捷運營運後觀察到像是軌道上的轉轍器設備的機電工程細節。

捷運局說明,轉轍器是軌道號誌系統核心設備之一,負有道岔轉換的重要任務,當電聯車行駛在鋼軌上,若遇到岔軌需要轉換軌道行駛時,就要藉由轉轍器帶動連桿推移尖軌來進行換軌,是決定行車方向的重要設備。

捷運局進一步說明,影片中亦展現其他的機電設備,包括軌道電路中的阻抗連結器,關係到電聯車接收到速度碼,以及營運至關重要的電力系統,如電聯車行駛、車站電梯電扶梯及照明都是由「22kV高壓電纜」電力輸送。捷運局指出,透過影片可看到22kV電纜佈線、直流纜線火泥焊接及供電設備機房。而搭乘捷運時會看到的月台門,目前已經安裝好立柱,待門機、滑門、固定門完成後,月台門的形體就大致完成,後續將進行開關門壓力驗證測試。

臺北市捷運局機電系統工程處張主任談到,在軌道機電設備都安裝完後,就會循序進行設備靜態測試與實車動態測試,電聯車將實際駛入這個區域,進行列車實測跑動來做驗證,確保提供民眾完善、安全及舒適的捷運系統。

臺北市捷運局提及,截至今年5月信義線東延段整體工程進度已達到85%。信義線東延段接續象山站尾軌東端,以原高運量地下方案向東延伸,全長約1.4公里,完工將顯著提升信義線的運輸效益,發揮整體大臺北捷運路網的效能。捷運局又說,歡迎民眾隨時瀏覽官方網站,以了解捷運各線施工及規劃的最新動態。

  • 轉轍器安裝.JPG
  • 廣慈/奉天宮站月台層.JPG
  • 電纜佈線.JPG
  • 供電機房.JPG
Posted on

「講客小聚場」成果發表 AI工具打造客語童謠,親子同台微型音樂劇

 

       由臺北市政府客家事務委員會指導,台北市客家文化基金會主辦的「講客小聚場」成果發表會,將於6月15日(日)在臺北市客家文化主題公園客家文化中心2樓戲台正式展開!歡迎大家來歡喜看戲、輕鬆學客語!

 

AI×母語×戲劇 親子共學上舞臺 

       北市客基會自2023年開始推動「講客小聚場」,招募鄰里居民對客語有興趣的親子家庭,組成共學社團。以寓教於樂、體驗教育模式,使母語自然融入日常生活,提升親子家庭的母語意識與母語文化!

       今年度「講客小聚場」由「自然而然劇團」規劃兒童客語繪本戲劇課,改編自臺北市客委會出版的客語繪本《毋記得,無關係》,透過戲劇、歌謠、飲食文化,帶領孩子走進客家語言與生活。課堂中特別運用AI工具輔助創作全新客語主題曲,由孩子們親自唱跳呈現。

即將發表的《毋記得,無關係》,孩子們歷經多週排練,成果發表會當天將與家長同台演出,以微型音樂劇形式呈現課程成果,詮釋《毋記得,無關係》故事中健忘的阿公阿婆與家庭的溫馨互動,展現跨世代的語言情感連結,打造一場溫馨歡樂的親子共學時光。

 

 

多元共融 都會客家親子共學從小生根

       北市客基會「講客小聚場」訴求生活化又趣味的體驗式共學課程,融合客家精神和永續發展目標,讓大、小學員在培訓或排演練習過程中,不只透過戲劇、歌謠、飲食面向學習客家的特色文化,也加深了語言多元學習的趣味性。親子家庭透過合力完成舞臺背景、服裝道具的機會,以親子共學建構良好的家庭關係。

     

       最後成果發表由來自不同母語背景的家長與小朋友同台完成舞臺劇演出。歡迎市民朋友、不同母語文化的親子家庭來客家文化主題公園看戲學客語!   

 

  • 1140613北市客基會新聞稿講客小聚場成果發表.odt
  • 講客小聚場活動主視覺_0
  • 講客小聚場新聞稿示意圖-1_0
  • 講客小聚場新聞稿示意圖-2_0
  • 講客小聚場新聞稿示意圖-3_0
Posted on

不畏酷暑與風雨 北投警挽起衣袖補滿血庫中

愛就是這麼容易,適逢警察節前夕熱血北投警除了打擊犯罪,參與公益活動更不落人後,由醫療財團法人台灣血液基金會台北捐血中心派捐血車進駐分局前,響應捐血活動,發揮博愛精神。 

每年6月,北投警分局與臺北捐血中心均會合作舉辦捐血活動,期待同仁能培養出「定期捐血 健康無限」的好習慣,除能同時能促進身體新陳代謝外,更直接救護人民健康與生命,表達對社會的關懷,展現警察柔情的一面,將愛心化為行動,為社會帶來更多溫暖,讓每一年的6月15日警察節更具意義。

北投分局也呼籲,切勿相信網路上眼花撩亂的抽獎活動,詐騙集團經常利用公益形象讓民眾失去戒心,並冒用公益團體帳號進行詐騙,如遇有可疑訊息,請撥打165反詐騙專線諮詢,保護你我生命財產安全。

  • 捐血車進駐北投分局前響應捐血活動發揮博愛精神
  • 員警捐血展現柔情一面將愛心化為行動
  • 員警捐血表達社會關懷
  • 北投分局警挽起衣袖補滿血庫中
  • 北投分局響應捐血活動發揮博愛精神
Posted on